郑州影视广告公司
文艺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
2012-04-01 15:47:15

    现实主义文学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思想营养和艺术质素。文学要发展,文化要丰富,人文精神要日新,就要不断创新文学和文化观念。中国人民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今天的文学艺术无比丰富的生活矿藏,需要一切有责任、有抱负的作家和诗人去观察,去体验,去挖掘。“只有贴近大地,感受滚烫的生活”,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生活养料,才能表现新的思想情感,才能为今天的读者创造出充满生活质感的新作品、好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要创新,尤其要密切关注和善于发现时代精神的新质素。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必将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生新的质变。比如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创新,使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共性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必然要求人类有更多的智慧和才能来处理各种矛盾,这将对人类的精神产生怎样的影响?再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促使农耕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将会有多少新的故事发生,又有多少新的思想产生?这些都需要所有作家和艺术家去思考,去把握。

    现实主义作品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需要诗人、作家的艺术提炼。在当下,对绝大多数诗人和作家来说,尤其需要加强自己的艺术素养,努力提升自己观察生活、把握时代精神、提炼作品思想的艺术能力,防止文学创作粗鄙化倾向的泛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这方面提供了学习的范例。不论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还是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毕飞宇的《推拿》,这五部作品不仅富有生活质感,而且都展示出作者长期深厚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提炼功力。这些都是他们自觉遵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法则,始终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始终把目光和笔触放在人民的身上,始终追求艺术的真理的结果。在欣见现实主义文学复兴的今天,这种忠于生活、忠于艺术的精神尤为可贵,值得一切文学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张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