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不能沦为新媒体的"他者"
2012-04-05 09:26:16
其二,传统媒体必须强化自身影响力,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沟通从“咫尺天涯”变成了“天涯咫尺”,公众接受信息长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互联网本身具有信息的记忆性、积累性和触发性特点,在网上发布一条信息,理论上可以被不受地域限制的所有网民在瞬间接受,同时网络传播的便利性使得二次传播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信息的影响呈几何级数递增。新兴传播手段操作简单易行到可以“一键搞定”,迎合了人们在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参与建设和宣泄自我的需要,个人网站、博客、微博的出现,使得信息几乎不需要把关就可以随时上网传播,通过论坛、转载等形式迅速扩散开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遇上突发性公共事件,眨眼之间就可能借助新媒体将事件的初始信息迅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网络舆论出现非理性情绪时,传统媒体是“火上浇油”还是“扬汤止沸”, 这取决于传统媒体是否拥有理性、科学、法治的态度。传统媒体应不人云亦云,保持独立品格,通过实事求是地调查,还原事实真相,用庖丁解牛的方式分析问题,才会有效疏导民意,引导和引领舆论。
其三,传统媒体要主动设置科学议题,高度关注热点话题,尤其是来自新媒体的热点话题。同时,传统媒体还应着力培养“意见领袖”。
有人曾经整理了近几年网络抢得先机的大事件—— 汶川地震6分钟后互联网上便有了消息;北京奥运会上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内得知最新战况;昆明公交车发生爆炸事件,网上迅速传播开来,甚至还有视频;央视大楼发生重大火灾,许多人最先是从网上见到图片、视频等相关报道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主流传统媒体往往面对公共事件缺位、失声,不能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和反映问题,以致在客观上将受众驱赶到网络上,不仅造成网络上谣言流传,也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影响力。其实,传统媒体也可以学习网络媒体培养“论坛版主”的做法,一个好的“意见领袖”可以起到“撬动地球支点”的作用。传统媒体应以“老大哥”身份主动介入和引领网络舆情,引导舆论更加开放,更加客观公正,并在监督公权力、反映民意、保障社会公正上有更大作为,而不应亦步亦趋地跟在网络媒体的后面充当网络舆论的“放大器”。(